【據永城融媒民生頻道4月21日報道】農民工工資被拖欠、發放不及時的問題時有發生,尤其是建筑領域用工管理和工資支付行為不規范,導致農民工工資拖欠極為嚴重。為保障農民工工資按時足額支付,2019年12月份永城市全面推廣啟用河南省農民工工資支付監管系統,實現農民工實名制管理信息化和工資支付在線監管,確保農民工工資按時足額發放。
農民工工資支付監管系統是一套治理農民工工資拖欠問題的信息化監管系統,平臺以建筑、市政、交通、水利、礦山等工程建筑領域和勞動密集型加工制造、餐飲服務等易發生拖欠工資問題的行業為重點。該系統依托互聯網,利用大數據優勢,可以實現建筑工地實名制、工資專戶、工資發放情況、農民工考勤記錄的全程監管和預警。
4月16日,記者在碧桂園雙湖灣項目施工現場入口處看到,人臉識別考勤設備已安裝完畢并投入使用,施工人員只需刷臉就可以完成考勤入場工作。
碧桂園雙湖灣項目勞資員:現在都是用身份證直接掃描,讀卡器掃描之后,有直接專用的平臺保存以后下載到考勤閘機上,通過人臉識別上傳信息,通過之后將信息上傳方便相關部門監管。
用人單位錄入工人實名制信息后上傳至農民工工資監管系統平臺,主管部門可時時查詢每個在建項目的出勤人數、工人基本情況、工資支付情況等所有信息一鍵可查。
碧桂園雙湖灣項目項目經理 李欽勝:目前有400多人,工人進場時我們都進行門禁實名制登記,每月按考勤情況進行工資發放,以往的工資發放都是現場安排專人統計,安裝實名制通道后自動識別,每天保證工人從安全通道打卡,月底都能統計出來,根據考勤情況對工人進行發放工資。目前將近兩千萬的賬戶資金通過這個監管平臺向工人去發放。
據了解,碧桂園雙湖灣項目自去年開工建設以來,通過農民工工資支付監管系統累計發放工資近2000萬元。用人單位開設農民工工資專用賬戶,根據考勤情況每月5日前足額發放工人工資,如果發放不及時系統會實時預警,根據《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第五十七條之規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相關行業工程建設主管部門按照職責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責令項目停工,并處5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
據永城市人社局介紹,截至目前,永城市各用人單位啟用農民工工資支付監管系統覆蓋率達到70%,其中,建筑項目共有23個錄入系統,在建項目8個、完工13個、停工2個,累計考勤88000人次,系統累計進賬2133萬元,已發放工人工資1376萬元,942名工人拿到工資退場。
啟用農民工工資支付監管系統,實現了在建項目施工人員實名登記、考勤、工資支付等環節的全過程監控,減少用人單位拖欠農民工工資情況的發生,變被動“清欠”為主動“防欠”,為農民工工資發放做到全線監督、精準護航,切實保障農民工獲取勞動報酬的合法權益。